目前分類:心情日記 (13)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外科奇才

  • 外科奇才的産生可遇不可求
  • 外科奇才的形成出自年輕人內心的熱忱與勇氣
  • 外科奇才的培養不單靠制度,需要因材施教
  • 外科奇才如果品格無瑕疵大家不要去埋沒他

吳明和教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民國五十六年,我就讀國防醫學院四年級,暑假我跑到東港向一位婦產科名醫誠心請益,希望能留在他身邊學習,他爽快地答應了,我開始進入婦產科領域,在他指導下,開始接生,聴胎音及産檢。民國五十八年我自國防醫學院畢業,當時,這位名醫聘請了海軍總醫院的外科主任到他們東港的綜合醫院兼任,我也因此認識了國防醫學院前輩學長,他當時說:「不論你要走外科還是婦產科,我都會幫你的忙。」

  畢業第一年,在海軍陽字號驅逐艦服務,第二年服務於梧棲海軍醫院,第三年轉到海軍總醫院的外科,也就是在東港兼職的外科前輩的引進,讓我正式步入外科行列。畢業後第四年,我被派到了澎湖海軍醫院的外科,當時的海軍軍醫署長正推動海軍軍醫培訓計劃,他的理念:「我們海軍要為了培養軍醫人才,進到三軍總醫院訓練五年後再回來海軍」。為此我才有機會到三軍總醫院接受完整的訓練,因此我們同班同學都是十年退役,我與海軍軍醫署簽約,我需要在軍方多服務四年,因此十四年才退役。我內心一直充滿喜悅,外科實力因而奠定。

  我之所以進入胸腔外科,是因為我進到三軍總醫院後,只有兩個住院醫師,我和小我一屆的學弟,因為這位學弟只在三總不足一年就離開了,因此第一年住院醫師只剩我一個人。第三年住院醫師時,外科部主任施純仁教授首倡住院醫師R3早日固定次專科。當時很多外科次專科學長要找我,同年無競爭者,所以我順勢變成了大家搶手的對象。當時我思考:如果訓練期限到我回海軍,開心臟、神經外科都不太容易,購買醫療設備可能有困難,後來覺得胸腔外科可能是最適合我的科別了,尤其當時南部胸腔外科的前輩很少,所以第三年住院醫師我就開始進到胸腔外科。之前的前輩都要R4完才能固定外科的次專科,我剛好是第一個梯次進入胸腔外科的次專科,無形中讓我能趁早接觸胸腔外科。當時胸腔外科姜希錚主任領導下,還有巫國順學長及60期學長陳政隆醫師等,他們都非常的努力,我就跟隨他們的腳步,不久巫國順學長退伍,當時我R4已經做了不少大手術。我的第一個食道重建病人,數十年後竟然在台南相逢,如今想來,實在是非常有機緣。印象深刻的事其實非常多,姜希錚醫師擔任主任時,有一次我替一個病人動右全肺部手術,手術中分三個葉,一葉接一葉切除,姜主任回來就問我怎麼做,我一五一十的告訴他,他就笑笑地說:「還不錯啦!病人還不錯啦!但是不是這樣做啦!」我現在想來也覺得非常有意思。我剛進胸腔外科時,陳政隆學長他當總醫師,他是60期,我是63期,我覺得他非常勤勞,每次他要到病房做氣管切開或氣管鏡時,都會打電話約我一起做!從他那裡學到非常多,他甚至把辦公室當作實驗室,我們自行細胞染色及顯微鏡判讀肺癌,他的工作精神、對人態度,給我很大啟發,所以我對病人家屬也是非常誠懇、詳細說明、視病如親。

 因為早前和海軍總醫院簽約了,所以我只能在三軍總醫院待五年,民國六十七年回到海軍總醫院,南部很多胸腔外科的病人都轉到我手上,很高興能夠一展長才!之後,我也會從高雄左營到台南結核防治院義診手術,救活了不少病人。我內心充滿喜悅,很多咳血的病人我把他們從死亡邊緣成功救過來,去年我在台灣醫界雜誌發表了一篇回顧四十幾年肺結核手術。民國七十七年進入成大醫院擔任急診部主任及胸胸外科主任,執行了相當多肺結核之手術。很榮幸也在成大醫學院任教當教授。

  這些年來,我都鉅細靡遺地統計我哪一天開了甚麼手術,後來到成大醫院後,因為那時候成大剛創立,所以我就當了第一任的胸腔外科部主任及急診部主任,那時我開始用excel檔紀錄每個病人的資料,並劃分系列,至今要尋找當時的病例,仍然可以在資料庫找的到,日後要教學、要寫論文,都能在這個資料庫中去尋找,氣管、食道重建、肺結核的手術,都成了我寫論文最詳細的臨床數據。

 我經常省思我做的手術是否完美,這是我從當住院醫師以來的習慣,我喜歡在外科中執手更危險、複雜的手術,包括現在,雖然我已77歲,我仍然可以從早上連開十小時的手術,這可能是我從三軍總醫院就開始培養的。軍醫院退下來後我到市立民生醫院待了一兩年,我就到板橋亞東醫院,因為我敬重施純仁教授,常常希望能再和他一起合作!當時我們在亞東醫院和尊重的老師一起相處,後來他當了衛生署長,推動許多醫療策略及制度,他的工作精神,他對醫療體制的偉大貢獻,值得後輩尊重。我經常演講:台灣醫療演進及外科進展,必定描述施純仁教授的偉大貢獻。

   我對每個病人在手術前都要做「沙盤演練」,因為隨著年齡的增加,我一定要更謹慎、更精準,避免每種手術合併症,並且深切的檢討,我現在在國防醫學院一年一次幫學生上課,在成大我是幾乎每個禮拜五早上都幫學生上課。現在我著重在「如何改變歷史」,因為我們胸腔外科,我在榮總實習時、在三軍總醫院當住院醫師時,胸腔引流裝置都是非常的複雜,所以我設計了一個新型的引流袋,病人只要接上胸管,就能引流空氣、水,並且不逆流!目前我也正在尋找機會大量製造,也引進到課堂上,且都取得很好的臨床成果,主要是他方便、便宜、實用,不只在台灣,更能擴展到全世界,徹底改變胸腔外科的歷史!

文章標籤

吳明和教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b694337ed0edb468f4adcbf27815b0a2.jpg

Youtube 影音報導連結 https://youtu.be/_zifYX8QlbU
 

文字報導  https://n.yam.com/Article/20191126233986
 

【大成報記者于郁金/連凱斐/臺南報導】臺灣醫療技術進步,但現今許多醫師卻感慨醫療環境惡劣,醫護人才流失與短缺,多少與醫療工作條件、環境不佳和醫療糾紛壓力脫不了關係。台南市立醫院名譽院長暨胸腔外科醫師吳明和行醫至今50年,在胸腔外科領域已耕耘45年。吳明和醫師表示,能成為一位外科專科醫師,是一種擔當,也是一種榮幸,他喜愛這個專業,40幾年來未曾懊悔當外科醫師。

吳明和醫師,1969年畢業不久後就投入外科行列,並選擇胸腔外科,在胸腔外科領域中深入鑽研,為他帶來挑戰與成就感。吳明和醫師認為,外科醫師擁有的是辛酸、衝擊、與成就,但即使從新來過,他仍會選擇外科作為他的專業。

吳明和分享外科醫師的養成過程,至少要20多年的時間才成熟,包含面臨各種國、內外考試,教育訓練年限;此外,也要不斷進修包含教科書、期刊、病例報告、寫作以及外科技術的演練;他時常自我期許,一個外科醫師必須有藝術家、宗教家、哲學家、科學家4種內涵,把手術視為藝術創作;創作前需要週詳規劃,完成的藝術品,不希望它有絲毫瑕疵,即使有瑕疵,也知道如何補救;在創作之際,需要相當專心,也需要有條有理,面對病人,需有悲天憫人的胸懷。一位醫師必須在心境、體能、學識上有良好的培養,才能負擔此重責大任。

吳明和醫師執刀48年,於12個縣市包含3個院轄市及澎湖離島,共37個醫院的手術室留下主持手術的記錄,在成大醫院留下數千個手術案例;最長一次手術時間長達10多小時;病人年齡,小者剛出生,年長者逾9旬;手術種類以胸腔為大宗,一般及小兒次之;包括氣管成型手術、小兒胸腔手術、食道重建手術、肺移植、胸腺腫瘤手術、肺結核手術、以及胸腔鏡微創手術,都是吳明和醫師的專長。

在如今醫病關係較趨緊張的環境中,吳明和醫師仍把醫療擺在第1位,以救人為先;回想職涯裡很多患者之後和他成為好友,也有曾經邀請他去參加婚禮的,這幾年還有遠在海外透過Facebook找到吳明和,感謝他30年前救命之恩。

吳明和醫師勉勵年輕醫師,要成為外科醫師,必須先肯定自己,選擇自己興趣的次專科,撐住堅苦的嚴格訓練,腳踏實地,並自我要求,在訓練期間決不放棄所有的學習機會,終有一天能「享受」自己的外科生活。院方表示,外科醫師必須經常運動,保持體力及腦力,讓外科生命更長久,吳明和醫師至今仍然每週執行好幾個手術與他熱愛的網球運動,享受他的外科人生。

吳明和醫師,為國防醫學院醫學系畢業,經歷:台南市立醫院院長、成大醫學院教授、成大醫院斗六分院院長、成大醫院胸腔外科、急診部、門診部主任、中華民國急救加護醫學會理事長、臺灣胸腔心臟外科學會專科指導醫師、美國胸腔學會院士、肺結核病診療醫師、外科專科、胸心外科、急診醫學專科醫師、加拿大蒙特簍總醫院研究、日本國立癌症中心研究、三軍總醫院胸腔外科主治醫師等;主治疾病:胸腔外科(肺癌、肺腫瘤、食道癌、縱隔腫瘤)、胸腔內視鏡(微創)手術、食道重建及氣管支氣管成型手術、小兒胸腔手術;專科執照:外科專科醫師、胸腔外科專科醫師、急診專科醫師。(于郁金攝)

南市醫吳明和行醫50年 當醫師就是要救病人
https://youtu.be/_zifYX8QlbU

吳明和教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另一位來自高雄的33歲年輕人,瘦瘦的,有一天與他太太帶著一些檢查資料,來到我們胸腔外科門診。年輕人告訴我們,最近兩年,胸悶、腹脹、飲食不順暢,體重減輕。他出生幾天,被診斷先天性食道閉鎖症,由屏東被帶到台北求醫,前後經過幾次手術以後,在兩歲時接受過食道重建手術,才能進食。兩年來愈趨嚴重的症狀,他在高雄已經找過幾家醫院,未達到治療效果,經過網路的搜尋以後,他找到我們醫院來。他拿的資料,包括胃鏡檢查及動脈攝影,在門診我們與他們夫婦詳細詢問、討論與溝通。告訴他們,為了幫他解決問題,手術之前需要先住院,並安排電腦斷層檢查。電腦斷層檢查檢查結果出來後,再次與他們夫婦詳細溝通,包括手術詳細步驟及腸胃道需要休息的天數。手術前一天、他父親來到醫院,我們再詳細問他的父親,這年輕人小時候的整個醫療過程。他父親述說;剛出生幾天,就發現先天性食道閉鎖症,從屏東南州鄉下跑到台北某醫學中心,前後總共做過六次手術。兩歲時最後一次手術,用大腸做食道重建手術。當時候沒有健保,所以必須要賣房子才能清醫藥債務。這次到我們台南市立醫院來接受手術,術前我們跟病人以及他的太太溝通,因為他曾經接受過六次手術,腸嚴重沾黏,手術後至少要十一、二天無法進食,僅能靠打點滴,必須忍耐。手術後,他想吃東西但是又不被允許,所以他就請他太太去樓下7-11買一些東西,他看太太吃,滿足口慾,蠻辛苦的,我們會心的微笑。第12天後,開始飲水、流質、後改半流質、正常進食,他非常合作。出院後,回診時再度檢查腸胃道,非常通順、體重慢慢增加。整個治療過程、醫療人員與病人及家屬詳細溝通,雖然過程比較長,但是非常順利,醫病皆高興。https://drive.google.com/file/d/1E7CZljCil9MJwEqWxZVTTwWGyh1iEr5H/view?usp=drivesdk

文章標籤

吳明和教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美好的最後一戰


 


吳明和


940816


(臺灣醫界雜誌2006:49;9;55-8)


 


 


前言


五年前當我行醫三十年時曾經規劃退休前的最後九年如何珍惜時間,除了教學與研究外,刻意在成大醫院開刀房經營胸腔外科「手術」及成大網球場「打球」這兩大「事業」。事與願違,今年初被陳院長點名要上前線-斗六,理由很簡單,親愛的讀者,你看完底下的內文就能瞭解陳兄為什麼點名我。


 


回憶過去


憶及兒時,有如昨日事,鄉下的氣息,似乎如影隨形,陪伴我一生。不管如何造,都脫不了鄉下的憨厚氣息,也因此造就我不爭不奪的本土特質。


出生後的最初十三年,我生活在汕尾,這是濱臨台灣海峽及高屏溪的窮鄉僻壤。颱風來臨時,母親(父親臥病十年)都要把麻繩從屋前的柱子拋向屋後,栓住屋後的柱子,如麻繩拋不順利,我得爬上屋頂整理。每遇颱風,都感覺到天地搖晃的悲壯。颱風過後,來自於高屏溪上游一批一批的木塊,流向大海,又隨波逐流湧向沙灘,相當壯觀,給我們全村帶來騷動、樂趣及長時間的材燒。天氣晴朗時,傍晚夕陽擱在西邊海上,也永遠烙印在我腦海。從小跟隨家人學會種植綠豆、米豆、地瓜、韭菜、蘿蔔、水稻與甘蔗,也學會抓魚蝦與螃蟹。被螃蟹螯咬的滋味可不易忘懷。騎在牛背上隨著夜幕來臨而返家為人生一大樂趣。


足足滿七歲,母親才讓我上小學,祇因為她認為我傻傻的,又不太會說話。雖然我六歲時失望過,但畢竟七歲能如願上小學已相當滿足。當時國小名為國校,上算術課一加一為什麼等於二,我搞不清楚,成績分數總是零。有一次老師舉一個例子,現有一個橘子,再拿另一個橘子合在一起,共有幾個橘子?我恍然大悟,原來算術就是這樣一回事,從此後到高中畢業,數學經常保持全班第一,這叫做開竅。


民國四十六年小學畢業,我這鄉下孩子,身著大姊親手縫製的新衣,套上生平頭一雙鞋子,頭一次獨自坐上客運汽車,自汕尾前往鳳山這我心目中的大城市,參加初中升學考試。因為我在國校班上名列前茅,級任導 師王滌生 老師非常關心,甚至親自到省鳳中為我加油打氣。剛好那年起高雄市初中免試升學,不少家長認為他們的子女學業成績不錯,應該離開高雄參加省鳳中升學考試,以考試做能力的篩選。而由於競爭人數增多,我僅是備取,讓老師失望了。另外一個有趣的原因是,規定國語考試用毛筆字做答,讓我速度來不及答完。非常幸運的是,省鳳中當年初一增加六個班,來自鄉下且不像別人都有補習的我才因此錄取。


記得參加考試時,由鳳山鎮(現已擴增為市)第一市場一路走到省鳳中,兩旁放眼望去盡是農田,當時的省鳳中坐落於高鳳路旁,只由一條羊腸小徑進入校門,小路兩旁也都還是稻田。儘管地處偏僻,環境相當優雅,樹木林蔭,又有寬敞的運動場。四十二年後的今天不想竟改變了這麼多,高鳳路旁都是房子,高鳳路與校門口間的道路兩旁也不再見稻田的蹤跡,如你我所見蓋滿了房屋。麻雀聲不再,學生不會因上下學途中亂摘農稻而被訓誡,高雄及鳳山間不像從前由一望無際的空地相隔,學校右側的縣政府也不復當年剛蓋好時相對於周遭空而展現的莊嚴。不知道校地是否曾縮減過,或者隨著我們長大變老視野的日漸寬闊,感覺校園竟也變小了。


初一我被編入孝班,即現在所謂B段班,第二學期就爬升到成績好的前段班。相信當時所有初中部學生都對輔導組長 黃 老師印象深刻,因為他相當負責且嚴格,但卻非常喜愛從不犯錯的學生。美術 楊襄雲 老師一上課沒幾分鐘就可在黑板上畫好一幅畫讓學生臨摹,沒料到, 楊 老師的侄子後來與我成為襟,現在我家裏還掛了 楊 老師所畫非常生動的雁畫。音樂課有位女老師,能一面彈鋼琴一面教我們唱許多音調高昂的名歌及民謠,包括「我的家在山的那一邊。」在初二時,英 文 老師派我參加英文書寫比賽幸運得獎,也因此別人現今能看得懂我寫的處方,不致被笑醫生的處方都像鬼畫符。代數是由頂著大肚子的美麗女老師上課,講解相當清楚語調又好,學生都深受她吸引。歷 史張敏文 老師曾經說過:「優秀的同學聚集在一起,一起讀書升學,相互扶持,甚至男女同學更可結成姻緣。」此言猶在耳,五年前 二月十八日 在省鳳中與 張 老師見面時,他已經退休,很高興當天能看到他。在初中時幾乎都是美好的回憶,除了一次有位教官把所有未樂捐的同學全留下來,在人群中我說出:「我們沒樂捐就不能回家嗎?」結果被他用課本打頭並說要記我過,我嚇死了,這是最不好的回憶。但是不因為這件事而影響我對其他教官的尊敬。


初中畢業時有許多同學留下直升高中部,但是多數家住高雄市的同學考上雄中而回到高雄,我們有二十四位同學直升高中部,一起享受一學期的減免學雜費。當時我以為三年學雜費全免,對我這窮學生是一大福音,然而第二學期我又要因母親籌借學雜費不易而深感難過。


高中三年遇過許多教學認真的老師,包括化學、歷 史 老師等,上他(她)們的課我都聽得相當入神。前幾天碰到曾經當過監察委員又當過台北縣長的尤清學長,我向他提起聽過他念政大時回校演講,相當有意義。


高中三年中有些值得一提的事情。高一上參加樂隊,我被分配一隻大喇叭,我相當失望,因為這是樂隊中最重卻沒有什麼音調變化的樂器。有一次我練樂團未簽名,此紀錄卻影響到高三時級任導師要幫我提名模範生而未果。


有一天我腹痛如絞,被同學送到高雄徐外科就醫割掉盲腸(闌尾),頭一次我見識到那時代的醫院及因籌不到醫藥費而心急如焚。住院中未參加微積分的平時考,病後回校第一天補考,老師在我滿分的考卷答案上打九五折,很無誰教我生病。


高二時學校選功課比較好的高二生,一人負責一班初一學弟,利用中午時間輔導小學弟們的功課及管理午睡。我在那段時間有苦有樂,但多少也影響到自己的課業。大部份學弟與我感情都很好,其中有一位很調皮,為了要叫他午睡讓我傷透腦筋。我曾應那班級任導師之邀陪他們全班爬大社觀音山,因而引發我對觀音山的喜好。在那學弟班目前有與我保持聯繫的人中,有兩位是我的醫師同行,以及一位科學家。


高三時被學校選派參加救國團所舉辦愛迪生優秀學生獎,並因此參觀三軍官校、海陸空軍基地及軍事訓練活動、台灣鋁業公司、煉油廠等國家輕重工業。之後寫報告刊登在鳳中校刊,而我第二次在鳳中校刊登文,竟然事隔已四十二年。


高三下學期因年紀漸長,曉得不努力將難以立足社會,於是我埋首課業準備聯考,時間很快就過去,祇記得畢業典禮時心情很沉重的上台領第一名學業獎。


我初中是高惠如校長,高中是鄭捷校長,我對他們兩位的口才與人格均推崇不已。後來我行醫,鄭捷校長也曾經來看過我的門診。


高三畢業我參加大專院校聯考,考上海洋學院;又參加了軍事學校聯考,後來我選擇國防醫學院就讀。如此可避免為學費及生活費而煩惱,也決定了我一生命運。


軍方體系的國防醫學院,在這裡不只需要學習成為一位合格的醫師,同時必須接受嚴格的軍事訓練。在國防醫學院養成教育中,團體生活,培育我們的合群及處事,似乎與這進修之部份課程相符合。我們早晚點名,上課在一起,起居在一起。祇是一二年級時,上課人數太多,有如在大禮堂聽證會一般,課堂上幾乎無師生之互動。記得我曾經利用正式會議中,提出小班次教學之提案。在當時,甚至現在,小班次教學也不可能有太多學校可行。在校中前兩年,我幾乎每天早上五點半起床,先跑操場幾圈,再在樹下或走廊自修。從小養成早上自修習慣,慢慢被團體生活改變,是好是壞很難說。英文是醫學院最重要的學習工具,台灣英語教學似乎不夠落實,來自於南部的中學生,更加吃力。


我在國防醫學院四年級結束的暑假,自行安排,回到南部進入一家婦產科醫院短期見習。似乎天意,竟然認識一位女孩,在兩星期內完成訂婚儀式,並相互陪伴至今數十年。國防醫學院在學最後兩年,我在台北石碑榮總見習與實習,開始孕育臨床醫師的基礎。民國五十八年畢業後第一年服役於驅逐艦,官拜中尉,隨著軍艦巡航於南、北、澎湖,並做為期兩月的澳大利亞友好訪問,有緣踏上異國國土,並見識當時正流行的迷你裙。祇可惜我們友好訪問後,隔年澳大利亞與我們斷交。


畢業後第二年,被分發到台中梧棲海軍醫院,這兒住了數百位結核病官兵,這是我三十年來為病人治療結核病的開始。當時我僅會使用藥物,如今是藥物加手術。第三年改調至高雄左營海軍總醫院,正式走進外科醫師的行列。在那裡,我勤練手術,讓闌尾或疝氣手術在十幾分內完成,而且一再想突破自己,雖然已經到了極限。第四年又改調至澎湖海軍醫院,在這一年,發生我一生中無法彌補的最大遺憾,那就是唯一的休假與內人帶著大兒子,回到註定婚姻的地方,一個小噴水池竟然奪走大兒子的生命。當時他三歲,如果沒有發生意外,現在應該三十五歲。他是幾個孩子中最標緻的,上天真會作弄人。


國防醫學院畢業後,我除了曾在海軍醫院做外科,第五年起在三軍總醫院重新從第一年住院醫師幹起,接受完整的外科專科醫師訓練,而後從事胸腔外科的專業領域。民國六十七年底,我回左營海軍總醫院,擔任胸腔外科主任,並努力打好自己的品牌。民國七十二年退伍,改入高雄民生醫院。民國七十四年時,預知高雄醫療環境將大變動,如長庚要在高雄設醫院等,因此我辭去高雄民生醫院一職,改投入老 師施純仁 教授旗下,當時他在亞東醫院,還未當長。民國七十七年成大附設醫院開幕,我開始加入這行列,做胸腔外科,又負責急診部。上任幾年來,面對升等壓力,每天都要深夜才睡覺,半夜又經常有急診手術。五、六年前開始感到「雨過天晴」,這些擔子全放下了,直到幾個月前真正享受到一生中最悠閒的歲月,感覺很好。


 


管理學分班


民國八十七年我在屏東人愛醫院任院長,參加高雄中山大學管理學院開辦的醫院管理碩士學分班,當時每週四,自屏東市趕到高雄中山大學上課,雖然辛苦但受益不少。第二年回到成大有幸能上本校的管理學分班。事先並沒看到這學分班報名通知,近開學日,聽醫學院王院長提起,才知道有這樣一個在職進修課程。很高興能事後報名並獲得通融參加。可惜第一上課日無緣聽課,第二上課日後才進教室。從各色各樣的角色來探討管理;從最高主管到基層幹部,從群眾到個人,從積極活躍到冷靜悠閒,從體能到內心深處,無一不是需要管理之所在。使當老二,同樣也需要具有相當高度的涵養、哲學與技巧。幾週下來受益良多。非常慶幸,這次能在自己服務的熟悉地方上課。班上多位同學來自高雄,我能體會他她們下班後趕來台南的辛苦,相對所學,付出的代價是值得的。


上課中,教授多次提及鄉野情景、趣事,在我來說,同時代、同情境、同本土,一切事物再親切熟悉不夠。大凡蟋蟀、田埂、黑夜、兩狗相纏,無一不引發我會心一笑。幾週上課聆聽,一方面是學習,另一方面是把自己的處事風格做個比照,希望藉由所學策勵自己,改善自己。值得一提的是老二哲學,過去我在潛意識裡,從不願當老二,因此老二的涵養、哲學與技巧我相當匱乏。其實具備老二之涵養、哲學與技巧,人際關係之融合應而生,人間事也將樣樣順遂。


 


成為一個胸腔外科專科醫師


外科專科醫師面臨各種國、內外考試,教育訓練年限,自小學到成為一位胸腔外科專科醫師,共花了二十七年的時間。外科專科醫師須隨時隨地進修,包括教科書、期刊、病例報告、寫作以及外科技術經常的演練。因此,我經常教導醫學院的學生必須含有藝術家、宗教家、哲學家、科學家等四種內涵。


對於一位外科專科醫師來說,每一次手術成功,自然可累積成就感;但是,若手術不可避免,而沒有預期的結果,亦會造成心理上的衝擊與壓力。所以要成為一位出色的外科專科醫師不僅必須在心境、體能、學識上有良好的培養,才能負擔此重責大任。


過去的時代,醫師的地位崇高,甚至醫師也在政界有突出的表現。近年來,因台灣地區工商業發達、經濟上突飛猛進,消費者意識抬頭,醫師與病患間的互動已有所改變。醫師對民眾的健康及社會的安定,有其不可抹滅的貢獻,雖然求學的過程比別人辛苦,訓練階段所付出的代價亦高,但若能一生對社會、人類有所貢獻,成為一位好醫師是很有成就感的。


 


黑官與白官


民國七十七年成大醫院開幕前,徐副院長徵詢我,要不要當急診部主任,這是正式編制就是白官,另外一個職位非正式編制就是黑官。我當然選擇白官,也因此當急診部主任又兼胸腔外科主任,相當忙碌但有意義。沒想到,歷經急診部主任十年,也擔上中華民國急救加護醫學會理事長,同時規劃及推動高級心臟救命術(即ACLS)、高級創傷救命術(ATLS),積極參與推展台灣緊急醫療,這些歷練在我這一生中佔有相當大的份量。當時認識了很多急診重症之前、 後輩 醫師,開闊我的視野,在我的事業及人生觀點上有相當大裨益。


 


五年前在我電腦內曾記錄以下的未來規劃


歲月飛逝,這一生已經五十六個年頭過去。自國防醫學院畢業後,至今逾三十年,過的相當快。可能經常埋首於手術桌上,聚精會神,不知不覺時間過的更快。離六十五歲公家規定的退休年齡,剩下九年,如身體健康情況良好,以目前的生活方式,再好不過。教學、手術、研究,與世無爭,祇要用心把上述的事情做好,生活將很完美。如果有其他機會,改變生活方式,那就隨緣。既使生活要改變,也是要多做比較,權衡得失。六十五歲後,改變生活方式,轉變跑道,但是我不願無所事。如果身體健康不佳,神智不清,我不願意拖累家人,也不願意給社會帶來負擔。我千不願萬不願麻煩所有的人。


 


這時刻的未來規劃及成大醫院斗六分院之經營


歲月再逝,這一生已經六十一個年頭過去。隨緣,這樣的機會,大大改變了我的生活方式,從年初開相當忙碌,一人當兩人用,自今年 七月一日 起,每個週末週日都守在斗六。至少我下定決心,等到有一天,大多數斗六民眾知道成大醫院斗六分院時,我週末再回台南或出國度假。退休前這四年,我將努力規劃斗六分院,以急重症之醫療為主,精神科及復健為輔。至少達到550床之一般病床,如包括護理之家及康復之家將不祇此床數。經營理念是給民眾貼心的醫療服務,細心規劃整體院區,以達到硬體建築及景觀現代化,促進地方繁榮。在我的感受,斗六分院是目前成大最北邊之校區,不僅醫療也同時顧及教學。因此,大處着眼,我視我們經營團隊實際是成大斗六校區之開發先驅,我當然是這經營團隊的指揮官。


 


臨終規劃


臨終規劃是管理藝術的最高境界。我不願插著多條管子、無意識的,佔用加護病房床位,而影響需要急救的病患。我不願「要走」時,一批醫學後輩在我胸部猛壓,給我一百焦耳、兩百焦耳、甚至三百焦耳往我身上電擊。雖然在我行醫中、歷任急診部主任、急救加護醫學會理事長,積極推展急救訓練,但是仍然一再叮嚀人性的尊嚴。我要很安祥的、平靜的、悄悄的離開。我知道我已扮演好我的角色,也救過無數人,走的了無遺憾。雖然少數病人生命我無能為力救助,但已盡心盡力。我在出世十個月前,除了父母的希望外,什麼都不存在,因此希望在我走後,僅留下滿滿的記憶給我的子女。


 


往生規劃


     往生後,期望有最乾淨及不讓家屬困擾之歸宿,換言之,火化最合乎我的意願,一切從儉,瀟灑的走。


 


結語


總之,我吳明和是耐操耐打的一級戰將,我必定完成美好的最後一戰也將尊嚴的走完這一生

吳明和教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些照片相當有意義

外科醫師軍官教授  網球  在台南  

吳明和教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許云筑(國小六年級)讀過吳明和教授 美好的最後一戰 的感想

全文另存圖片方便閱讀

IMG_0160 IMG_0161             

吳明和教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鼻甲肥厚的夢魘


吳明和


98.06.09


前言


多年來,我一直有個心願,想把困擾我前後十五年的病史記載下來,提供給醫界同行參考,以便留意中鼻甲肥厚所造成之頭痛病症,減少此類病人的痛苦。回憶每當夜深人靜,劇烈頭痛令我痛苦不堪,無法入眠,起身走動,甚至欲跳樓自殺,又心繫隔日之醫療工作及全家大小之生計,這些情境令我畢生難忘。一般醫學參考書籍,對於頭痛之病因及分類多所記載,台灣也有頭痛學會的成立。網路未發展之前,尋找叢發性頭痛之類似記載較不容易,現在已經非常詳盡。甚至可以搜尋到叢發性頭痛發作的實景錄影,美國一位病患Tony Amabile ()自我錄影,其頭痛發作與我當時的發作一模一樣。但是,叢發性頭痛與中鼻甲肥厚的關聯,描述較少。因此希望我這篇記載對醫界能有所貢獻。


令我痛苦前後十五年的病症


民國七十三年我四十歲,很高興靠自己的收入,在高雄市買了新蓋大廈中七樓之兩戶,打通成一個七十 二坪 完整的住家,我第一次在主臥房旁擁有自己的書房。屈就這大廈建築結構,卧房之窗型冷氣裝置,低於一般位置 五十公分 ,因此睡在床上,我的左臉頰感受冷氣的吹襲。當時我在市立民生醫院外科,沒有手術時,中午回家睡個午覺,醒過來左臉頰及左邊上方多顆牙齒不舒服,疼痛、流眼淚,前額和臉部出汗,一次比一次厲害,一天比一天嚴重。經過牙科朋友的詳細檢查,牙齒沒有問題,但是我已經無法忍受,甚至影響到我的醫療工作。最後我請求他,把我左後上方三顆牙齒陸續拔掉,他每一次拔一顆牙齒,都會說吳醫師你的牙齒很健康也很堅硬。髮膚受之父母,我何嘗不珍惜我的牙齒,可是痛苦難忍,除了拔牙齒也吃止痛藥,之後症狀減輕。民國七十四年,我轉往亞東醫院胸腔外科工作,每週末,我從板橋搭乘莒光號火車回高雄。幾乎每次搭乘火車一段時間後,火車上的冷氣,就漸漸讓我無法忍受。後來,我請亞東醫院的牙科學長,再次為我進行手術,清除原先拔過牙齒之牙床。不用說,免不了需要服用止痛藥。因此,讓我攪不清楚我的痛源在那?症狀暫時緩解是因牙齒、牙床處理?是因服用止痛藥或其它因素﹖民國七十七年我進入成大醫院,負責急診及胸腔外科。民國八十三年開始,左臉頰及左邊上方拔除處又開始疼痛,冷氣或打噴嚏都輕易引發這些疼痛症狀。隨後症狀加劇,發作時,同側眼睛結膜充血、流鼻水、流淚、眼皮下垂水腫與前額和臉部出汗,左側顳動脈痙攣,其僵硬度有如韌帶, 一兩 天發作一次,或一天發生1~2次,讓我坐立不安,起身走來走去。甚至發作時間經常在晚上,睡眠一小時後。因為我下班後常寫醫學論文,較晚睡覺,所以夜深人靜,也是我最痛苦的時候。家人全入睡,馬路上來往車輛稀少,而我在熄燈的客廳裡抱頭來回走動,暗自叫喊。我多方尋求意見,查尋文獻及用藥,有位神經外科朋友提及三叉神經阻斷手術。為此,我也考慮到腦部是否長了什麼病灶?


精密儀器核磁共振救了我


為了檢查腦部,民國八十三年我接受核磁共振攝影,檢查到左側鼻甲相當肥厚。當時核磁共振攝影檢查,花費幾十分鐘時間,平時忙碌的我,獨自在攝影室內感覺非常舒適而睡着。攝影完成後,我非常高興,終於找到困擾我多年的病灶。很快決定,手術切除肥厚的左側鼻甲。


鼻甲部份切除手術經過


民國八十三年十一月十四日接受局部麻醉切除部份左側鼻甲,手術結束後鼻子內塞滿止血紗條,當天晚上因為滲血較多,需要更換紗條,術後多日服用止痛藥、更換紗條、及拔除紗條。詳細經過,因事隔多年已不復記憶。手術後,服用止痛藥,頭痛病症漸趨緩和。民國八十七年底,天氣寒冷,當時服務屏東市人愛醫院,假日與友人至山地門之山區旅遊,舊疾復發,痛苦不堪。下山後在人愛醫院,安排核磁共振攝影。攝影結果發現肥厚的中鼻甲仍然存在,我終於省悟到,民國八十三年切除的是下鼻甲,而與頭痛病症直接關係的中鼻甲並未被切除。因此,麻煩耳鼻喉科學弟醫師,再次幫我追加一刀,切除左側中鼻甲。這一次局部麻醉手術,過程感受與第一次手術類似。唯一不同的是手術後當天的疼痛,讓我記憶深刻,事後如有演講的場合,我經常提到止痛劑的省思也就是說,我接受鼻中甲手術,對我已增加達80幾公斤的身體Demerol 50 m g是不夠的,打完50mg後我仍舊痛苦難耐,一位同事建議80 mg,打完後痛苦才解除。所以醫療,因人而異,視病人情況適當處理。左側中鼻甲切除後一兩星期,左側鼻子裡面經常因淤積血塊,需要想辦法清除。為此,有一次我用力擤鼻腔內乾涸血塊而造成右耳膜破裂。右耳聽力即刻銳減,經過5~6年右耳才逐漸恢復聽力。然而,最幸運的是,我的左側肥厚中鼻甲被切除以後,逾十年我不再受此病痛折磨,也不會因冷氣或打噴嚏而心慌。留下來的唯一後遺症是,左側上嘴唇輕微麻痺。


感想及結語


頭痛之病因有許多種,文獻及書籍多所描述。而在我的腦海裡,叢發性頭痛誘發原因是否多樣化?這些顱部自主神經系統的異常,來自副交感神經興奮與交感神經抑制的結果,包括最常見的流眼淚,可能來自不同病灶。這令人極欲自殺的鬧鐘式劇烈頭痛,極需進一步探討,許多病灶未檢查出來,就歸類於叢發性頭痛之症候群。隨着儀器及檢查方法的進步,許多特定的疾病,將被檢驗認定。上頜竇之開口緊鄰中鼻甲,肥厚的中鼻甲因而堵住上頜竇之通道。更甚者,打噴嚏的動作,把鼻腔空氣擠壓進入上頜竇,就引發顱部自主神經系統之反應。劇烈陣發性頭痛很快因而發生。困擾我前後十五年的肥厚中鼻甲,讓我的病症撲逤迷離,也讓我的多顆牙齒遭殃。然而,因為我自身遭受的病痛折磨與病痛時的倍感無助,讓我在日常醫療服務工作中,盡量發揮我的愛心、同理心、及耐心。我會想到夜深人靜時,正是病人獨自支撐痛苦的時候,他們需要心理支持及病痛解除。


 


:  www.youtube.com/user/artonio7


 

吳明和教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位外科醫師的網球腳


~罕見之脛前韌帶斷裂~


吳明和(刊登於台灣醫界雜誌)



前言


   醫界朋友喜愛網球運動者,不在少數。醫師網球盃比賽,幾乎每年都會舉辦。所有的運動,都有運動傷害。打網球的朋友,最怕的是網球肘。我自四十歲起,至今打了二十五年網球,得了兩次網球肘。最近也是最後一次的網球肘,發生在四年前,痛了兩天,第三天網球運動擊球時,緊握球拍保持上翻姿勢,我的網球肘居然不藥而癒。因此網球肘,對我而言,小事一樁。我所要談是網球的另外一種傷害,我把它命名為「網球腳」。


我的網球運動傷痕


祇要躺臥在床上,閒來無事,我就會欣賞自己兩隻小腿及大腳丫。它們非常有特徵。每一次,我都會從各種不同角度,欣賞它們。為了方便記憶,先從受傷較少的小腿說起,左邊小腿脛骨前內側、外側共計八處疤痕,右側小腿脛骨前內側、外側共計十六處疤痕,這些0.2公分 至0.4公分 不等疤痕,來自網球拍的尖銳線頭。打球時我的球拍,經常襲擊到自己的左右小腿。球賽時,往往不在意皮肉之傷的發生,網球運動結束後,回家才發現又有了新傷。再看左右大拇趾旁,各一處,長出約3公分 乘1公分 乘0.5公分 之硬繭,右腳之大拇趾甲及小趾甲,因瘀血,經年累月趾甲呈現黑色。以上之硬繭及趾甲瘀血,皆起因於網球運動之球鞋摩擦。十幾年來,網球運動時,我都穿兩雙襪子,厚運動襪裏面先穿一雙薄棉襪,而我的大網球鞋,型號是US 12 1/2。以上所描述的腳傷,還不是網球腳重點,真正我所謂的網球腳特徵,是我的右腳內側,離開腳底 五公分 處,有一道 五公分 長之手術疤痕,有興趣請繼續往下看。


我的網球腳之前因後果


身為外科醫師,心理壓力相當大,壓力的紓解,有賴規律的運動。我喜愛網球,四十歲後才開始練習及熱衷白天的工作疲勞及煩惱,藉由網球運動拋諸腦後在成大網球場上的奔馳回球,不僅紓解心理壓力也更體會人生道理。我經常藉由網球輸贏比例,測試自己的心理及情緒狀況。心情狀況穩定,贏球機率大於輸球機率。我瞭解我的擊球,少殺傷、重穩定,因此,對我來說,網球的輸贏是標準之心情指標。年過六十,所有器官之質已起變化,反應也漸趨遲鈍。為了與年輕球友之球技比個高下,我必須先準備好自己。因此,我盡量放低身體姿勢,左腳在前,右腳在後,隨時起步衝刺,救球、擊球。瞬間的起步跑動,我的右腳背楔狀骨部位,於民國九十六年六月初開始感覺刺痛。起先,以為痛風復發,也因此開始吃止痛及痛風藥物。九十六年六月二十五日,參加於中正大學舉辦的大專教職員網球比賽,賽中,身體姿勢放低,左腳在前,右腳在後,隨時起步救球。起步動作中,祇聽到我的右腳喀拉一聲,突然右腳掌無法往腳背彎曲,跑步開始有異常。我告訴我的雙打隊友,我右腳已受傷,他聽不到,因為我六十三歲,他已七十歲聽力不佳。最終,我們還是完成這場球賽,輸贏不用說,讀者已清楚。球賽後,我開始自我檢查,比較左右兩腳,測試腳踝前方,右腳之帶已脫離腳骨附著力處,往上收縮,斷裂處呈現中度壓痛並有些微瘀血。當天,我自行從嘉義開車回台南,駕車時,腳的感覺完全不對勁!簡單的腳背彎曲已不可行,煞車及油門之放開動作必須收動右小腿。回到成大醫院,開始排定超音波及核磁共振檢查。這些檢查確定右腳之脛前帶斷裂,與骨科同事商量,決定九十六年七月一日接受手術。手術時,骨科專家們,打了兩支螺絲釘到楔狀骨上,藉以固定斷裂之帶。術後,打上石膏板及繃帶,也裝上自行操作之止痛藥。一切似乎順利,但是意外就是意外!手術後第二天一早,右腳打著石膏板,身上帶著點滴架,去看個病人。瞬間,突然感覺整個胃一陣痙攣,我意識到即刻要嘔吐,一個箭步往前方垃圾桶衝。不用說,右腳喀拉聲與嘔吐聲齊發,我知道昨天骨科專家們的傑作,被我瞬間摧毀了。我不知道該怎麼辦?是否再次躺上手術台?最後決定聽天由命,因為我記得骨科朋友,在手術前參考過文獻,這種罕見脛前韌帶斷裂也可以不手術,祇打石膏固定。平日喜愛活動的我,石膏的三個星期真是要我的命。手術後六、七星期,我不顧一切又重回成大網球場。我心想,一位球友教授,他患小兒麻痺,打起網球來,一般人要嬴他球,可不容易。我的右腳之脛前帶斷裂又算得了什麼!帶斷裂至今,將屆兩年,日常生活沒問題,右腳運動功能約損失30%,平時偶而感覺微微疼痛。


 


結語


欣賞自己的臭腳丫之餘,心想把我這罕見脛前韌帶斷裂病例,描繪出,讓各位愛好網球或不愛好網球的朋友參考。因為這種自發性韌帶斷裂,容易被誤診,斷裂地點為韌帶附著骨頭近處0.5公分 至3公分 ,可以發生在糖尿病或痛風病人,而年齡五、六十歲以上,治療以手術為主,少數病例可以石膏固定。因為我經歷手術後第二天的嘔吐,現在我在巡視病人時,會叮嚀我那些接受胸腔手術的病人,使用含嗎啡止痛藥物,起身時小心嘔吐。也順便叮嚀自己,組織之脆弱度與年齡成正比。

吳明和教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踏出國防校門37


(吳明和寫於2006911)


 


民國58年畢業當天,大家穿着大禮服參加畢業典禮後,同學一批批的照相留念。自此以後,60多位同學中,至今37年來個別經歷不同的生活旅程,南北不同或國家不同的醫療職場。在同學中,少數會有台灣南、北、中部各處移動。移動最頻繁的,我是其中一位,我移動的順序依序為:軍艦、梧棲、左營海軍總醫院、澎湖海軍醫院、台北三軍總醫院、左營海軍總醫院、高雄民生醫院、台北亞東醫院、台南成大醫院、屏東人愛醫院、台南成大醫院、成大醫院斗六分院。


在國防醫學院養成教育中,團體生活培育我們的合群及處事方式。早晚點名,上課在一起,起居在一起。在校中前兩年,我幾乎每天早上五點半起床,先跑操場幾圈,再在樹下或走廊自修。從小養成早上自修習慣,慢慢被團體生活改變,是好是壞很難說。國防醫學院在學最後兩年,在台北榮總見習與實習,開始孕育臨床醫師的基礎。畢業後第一年,隨著軍艦做為期兩月的澳大利亞友好訪問,有緣踏上異國國土,並見識當時正流行的迷你裙。祇可惜我們友好訪問後,隔年澳大利亞與我們斷交。


畢業後第二年,被分發到台中梧棲海軍醫院,這兒住了數百位結核病官兵,這是我三十多年來為病人治療結核病的開始。當時我僅會使用藥物,如今是藥物加手術。第三年改調至高雄左營海軍總醫院,正式走進外科醫師的行列。在那裡,我勤練手術,讓闌尾或疝氣手術在十幾分內完成,而且一再想突破自己,雖然已經到了極限。


畢業後第五年到三總從第一年住院醫師幹起,接受完整的外科專科醫師訓練,專攻胸腔外科。民國六十七年底,回海總擔任胸腔外科主任。回到左營,不只胸腔外科,並自我訓練一般外科手術、小兒外科手術等,但於學會發表時,仍儘量以胸腔外科為主。因自願至三總,與海軍簽約延長服務4年,因此我畢業後在軍方實際服務14年。民國七十二年退伍,改入高雄民生醫院。民國七十四年時,預知高雄醫療環境將大變動,如長庚要在高雄設醫院等,因此我辭去高雄民生醫院一職,改投入老 師施純仁 教授旗下,當時他在亞東醫院,還未當長。民國七十七年成大附設醫院開幕,我開始加入成大行列,做胸腔外科,儘量發揮胸腔外科專長。又負責急診部,積極從事急診管理及規劃工作,所以亦擔任第8屆中華民國急救加護醫學會理事長。成大上任後,面對升等壓力,每天都要深夜才睡覺,半夜又經常有急診手術。醫學院教職生涯,由講師開始申請,而 後副 教授,一關比一關難,但是終究達到教授的目標。


歷經這麼多醫療環境,與各醫學院畢業生共同相處,我都很自豪的說,我畢業於國防醫學院。住院醫師洗練於軍方醫院,包括海軍總醫院、澎湖海軍醫院及三軍總醫院,勇於與其他醫學院畢業同道做良性競爭。


60歲後最大的期望是只作胸腔外科及醫學院教授,但没有想到奉命承擔成大醫院斗六分院之開創與經營。所承接之斗六分院原為國軍斗六醫院,此國軍醫院被精實化後,原有的土地建築物及醫療設備,都移轉給成功大學,可能因為我出身軍方醫療背景,或較容易吃苦耐勞,所以奉命承接斗六分院。


成大醫院斗六分院於9471日 正式揭幕,因為醫院硬體設備較老舊,原有病人來源一半為軍人,事後軍人均轉至台中軍方醫院,病人來源需要重新開發,因此要讓分院的醫療業務成長或建築物更新,都需費相當的苦心。斗六分院,完全無政府的補助及員額編制,因此致力於經費爭取及善心人士的捐贈。我最大的願望,是讓這所醫院早日成為雲林地區之中大型急重症醫院。


在成大醫學院,我除了分擔外科課程外,並曾經多年共同負責「醫學生涯」課程,兩年前到三總外科演講時,浮起一願望:有機會回母校,面對小學弟門做一次現身說法。現在這一願望仍未消失。

吳明和教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驟 然


(吳明和寫於2003.11.12)


(悼念曾任成大醫學院院長及中台技術學院校長:王乃三教授)


 


王校長! 永遠敬愛的 王 教授,


驟然地,無法再與你論球!


七月中,你傳真來的文獻,訴說著你對醫學真理的執著。


五年前,你由林口體育館直奔屏東再折返林口,我無法忘懷你誠摯的友誼,也讓我感受到你待人處事的熱忱及堅持。


在週末,經常看到你肩掛包包走在人行道上,我知道你又忙到忘了下班,誠如尊夫人所言,你每日工作不下十二小時。


網球場,每球你都半蹲、穩打,大家都看到你球球用勁。


細聲下,你告訴我,這球該由你接而不是我接,讓我警惕雙打是團隊而非個人秀。


私底下,讓我體會到,你不祇是位國際知名學者,也是道道地地本土化人士。


永別了,敬愛的王校長,我不曾想到會在我邁向六十大關的前夕,驟聞你走完六十有八的歲月。


 

吳明和教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位外科醫師的內心深處


(臺灣醫界雜誌2008:51;3;60-2) 吳明和 96.5.12


 


前言


   有外科前輩提及,外科醫師十年為一代,依此說法,我個人之外科經歷,即將近四代。手術有享受,也有負擔,有喜樂也有痛苦,希望在封刀之前,把數十年的內心感受寫出來這些感受部份曾經在成大醫學院演講道出但部份卻未曾公開,期望醫界朋友能有所共鳴與指正。


 


持手術刀三十八載


民國五十八年國防醫學院畢業後,即有機會手持手術刀,歷經三十八年,在全省12個縣市,包括兩個院轄市及澎湖離島總共37個醫院的手術室留下我主持手術的記錄。手術次數最多者,是在我整個外科生涯中最讓我發揮的成大醫院,手術達數千個案。單次手術時間,長者達十多小時。病人年齡,小者剛出生,年長者逾九旬。手術種類以胸腔為大宗,一般及小兒次之。


 


手術室類別及外科醫師的成就感


手術室因硬體設備、儀器設施、人員素質、工作氣氛、醫院營利性質,及教學與否之不同,可分為優、良、可、劣幾等類別。注重教學及不斤斤計較營利的醫院,對於手術品質有加分。不同類別的醫院手術室,直接左右外科醫師的手術成就感。除了外科醫師本身能力以外,以上各類因素之優劣,可顯示出不同的手術死亡率及合併症率。手術死亡率及合併症之高低,讓外科醫師深深地體會到,需要慎重選擇醫院。


 


對於一位外科醫師本身能力來說,每一次手術成功,自然可累積成就感;但是,若手術不良後果,亦會造成心理上的衝擊與壓力。所以一位醫師必須在心境、體能、學識上不斷自我成長,才能負擔此重責大任。


 


外科醫師的工作壽命,因為工作環境及手術成就感,有所增長或中斷。外科醫師對於工作舞台之選擇,不得不講究,在優良手術室,由於整個團隊成員的合作,外科醫師可充分發揮他的實力,甚至團隊加持表現出來的,遠超出他的實力。然而在劣等手術室,表現出來的手術成果,遠低於外科醫師他原有的實力。由於這個道理,我曾經把外科工作的感受,劃分為「負擔」、「工作」、「享受」等三種情境。設備不足、配合度不夠,易生合併症,即所謂「外科負擔」。設備及配合度,差強人意的醫療環境,外科的感受,僅僅是為「工作」而工作。設備充足,配合度又高的醫療環境,會讓外科醫師,在進行手術的整個過程中,都覺得外科手術是一種「享受」。


 


手術失敗的困擾及醫師心理壓力的紓解


一般而言,病人未出手術室之前,醫師就已經知道手術的成敗。


 


但是一些重建手術或吻合步驟之成功與否,卻需要時日的觀察與等待,這些觀察與等待,有時會讓外科醫師,輾轉反側,難以入眠。有些手術,似乎一切順利,但是三更半夜,電話鈴響,通知你手術病人發生突發狀況,外科醫師真恨不得明天起,再也不拿手術刀。外科醫師經過身心煎熬,事過境遷,又期待另外手術的到來。這種情景,有如待產產婦,陣痛難忍,在產房大叫「再也不要生小孩了﹗」但是,事隔一、兩年,又在同一產房,聽她叫同樣的話。


 


外科醫師的心理壓力的紓解,方法很多,如書畫、音樂、影視、運動,及溫馨的親情。過去的日子,有些縣市麻醉不發達,外科醫師手術兼麻醉,顧上又顧下,內心壓力之大,無法想像。手術後,外科醫師藉助酒類紓解心理壓力,在所難免。所幸,我非常慎選 麻醉 醫師,我的內心壓力,可不藉用此方式紓解。


 


運動與外科


外科醫師心理壓力的紓解,運動決不可忽視我喜愛網球、游泳及爬山網球,四十歲後才開始練習及熱衷白天的工作疲勞及煩惱,藉由網球運動拋諸腦後。起初白天長時間的手術後在成大夜間網球場上擊球經常不聽意志使喚,經過長期訓練,現在即使再長時間的手術,已不影響球技的發揮網球場上的奔馳回球,不僅紓解心理壓力也更體會人生道理;有輸有贏,及手術道理;有成有敗要贏要成需要努力也需要注重技巧,更不可輕言放棄


 


影像、麻醉、及手術器械發展對外科醫師的影響


手術之前,病人有很多檢查,方便瞭解病人是否需要手術?是否經得起手術?特別影像檢查,對病灶相當瞭解。過去沒有電腦斷層攝影,當胸腔外科手術打開胸腔時,才發現手術無法進行,這情況不祇對病人不公,也對醫師造成心理打擊。正子攝影檢查,更能在手術前知道病人癌症擴展程度,讓外科醫師正確判斷。麻醉發達後,外科醫師後顧之憂減少,手術器械發達,也讓許多外科手術更加順利,節省手術時間歷經三四十年,我看到外科的顯著成長及演變


 


外科醫師的成長


外科專科醫師成長中面臨各種考試,教育訓練年限相當長從第一天當住院醫師開始,至少花上五至七年的磨練,才能成為一位外科次專科醫師。外科醫師隨時隨地進修,包括教科書、期刊、病例報告、寫作,以及外科技術的演練。


 


大多數年輕外科專科醫師,衝勁夠,經驗卻需累積,大型醫院有較多前輩醫師,年輕外科醫師虛心請教,都能得到適當的指導醫師團隊小的醫院,需要自我成長,相當辛苦。我個人在年輕外科專科醫師時期經歷小團隊當我再次進入大型醫院~成大醫院時卻要扮演指導者的角色。


 


論文寫作方面,我同樣遇到類似困境。我接受外科訓練時,當時環境及風氣,並未重視論文寫作,指導醫學論文寫作之長者較少。我自行摸索寫作,住院醫師時,刊登了兩篇中文醫學寫作。進入成大醫學院前後,必須自我練習與成長,從講師、副教授、教授,一關又一關,經常在急診手術後,夜裡需埋首書寫臨床醫學論文。很幸運論文投稿到國外時有些編者可能顧及我的臨床材料豐富很客氣幫忙修改英文。但是,升等何其容易,曾經一個時期,我幾乎宣告放棄


 


外科醫師的職業傷害及家庭生活


外科醫師之工作壽命,大體說來是短暫的,因此, 施純仁 教授當我們外科部主任時,極力推展早期固定。他主張第三年外科住院醫師,要固定外科次專科,我適逢其會,第一批在第三年外科住院醫師時就固定在胸腔外科。


 


小型醫院或外科診所之外科醫師,提早放下手術刀者,比比皆是。外科醫師之工作及內心折磨,要親身體會才能感受,頸部僵硬、背部酸痛大有人在。我為幾百位肺結核病人手術,不可能不害怕結核菌的厲害,為幾百位肺癌及食道癌病人手術,不可能避免癌症恐慌症。頭、頸、腰酸痛,心理傷害,午夜夢迴,身心疲憊。二十年前,胸腔手術,無雙腔氣管內管,身為胸腔外科醫師經常與病人共用吸入性麻醉劑,祇是病人吸得多,醫師吸得少,回到家裡昏昏欲睡。枕邊人經常受三更半夜需要急診手術緊急電話聲響的干擾,或半夜手術回家開門聲,或者咬牙齒唧唧聲,或者病人不順利時,醫師的輾轉反側。種種的不佳生活品質,看在太太眼裡,她不希望子女們長大 後當 醫 師或嫁 醫師。身為繁忙的外科醫師,為了節省時間,在手術室請同事幫忙訂便當。業務繁忙,加上兒女長大,叮嚀內人不要做飯,算起來一年要吃幾百個便當,還好,自小胃口好,甘之如飴。


 


面對司法


外科係高科技高風險手術之成果有太多不確定性外科醫師良好的醫病關係幾乎全奠基於成功的手術上三十八年來我救人無數但是糾紛難免。當面對手術失敗的病人家屬,會感到抱歉並自覺無能。在檢察官面前,他那一句話「你是否承認醫療疏失?其實,我想告訴這位年輕檢察官,「報告檢察官﹗我身為外科醫師,多麼希望救活這位病人,但是我無法像神一樣完美無缺」。


 


有一位律師,曾給我存證信函,因為一位喝鹽酸自殺的女性傷患,我沒有救活她,我婉轉回信告訴這位律師,醫師與律師一樣,律師替當事人辯護也無法保證贏每場官司,能力有極限,這位律師因而不再為這傷患家屬出面。


 


窩心的關懷與醫病年齡相對論


醫師關注病人的健康這是天經地義的事在外科診間我經常聽到病人關注我的健康感到非常窩心有時,舊病人一句話:「醫師!你現在與二十年前一樣年輕外表一點沒有變」其實我除了感謝他的恭維外內心裡想到的是這位老病人的視力隨著歲月也在老化,與我相同,必須帶上眼鏡,才能看出自己臉上的皺紋與以前截然不同


 


二、三十年前病人到外科診間他們的出生年月日往往比我早好幾十年最近注意到剛步出診間的老先生,他病歷表上記載的出生年月日與我的出生年月日僅差幾天。難怪,有的老病人叮嚀我,「吳教授你要好好保養多救一些人」。


 


值得回味的瑣事


寒冬夜冷風刺骨: 民國六十二年至六十七年,在某甲總醫院,經常在寒冬夜被緊急照會氣管切開術。 從 醫師宿舍到不同的醫療大樓,路上又黑又冷,穿著厚厚的夾克,心想其他科的同事,該不會這麼歹命吧?又不好意思,請麻醉科同事放置氣管內管。


 


暗淡手術燈: 民國六十七年底至七十二年在某乙總醫院開刀房手術燈為單燈泡亮度不夠對於我的胸腔手術真正一大考驗。由於與軍區共用電甚至手術期間臨時停電令我啼笑皆非


 


自用車兼小兒救護: 民國六十七年底至七十二年期間當時經常接到一位小兒科診所醫師的急救電話,他是我的高中同學,他告訴我,有新生兒需要緊急手術義不容辭我開著自己的車子連新生兒及家屬戴至服務的醫院親自手術。因而,我這位胸腔外科醫師,自此愛上新生兒手術。


 


梨山之行: 有一次週末載著家人準備到梨山遊玩當時無呼叫器更無手機一到梨山賓館門前太太問我要不要打公共電話問一下醫院有沒有事沒想到電話那一端說一位病人急需手術放下電話戴著太太及三位小孩從梨山賓館直奔回位於高雄三民路的醫院門口共花四個小時。一次未成功的旅遊,也是一位外科醫師,發揮責任心的另一註解。


 


止痛劑的省思: 數年前,接受鼻中甲手術,Demerol 50 m g對我80幾公斤的身體是不夠的,打完50mg後仍是痛苦難耐,一位同事建議80 mg後,才解除痛苦。所以醫療,因人而異,視病人情況適當處理。


 


難忘的一個星期三及一個元旦: 在某一個星期三早上6點多,在成大總院巡視過病人後,與住院醫師、實 習 醫師及見 習 醫師說聲再見後,就匆匆至台南火車站搭上自強號火車,一個多小時後到達斗六分院開刀房。第一個肺癌手術,接著第二個肺癌手術,再接著另一個食道癌手術,三大手術完成,並批一些公文後,再至斗六火車站搭車,一個多小時後,我出現在台南成功大學的網球場上,經過三場網球比賽,其中二場勝利,一場失敗。這就是我這位胸腔外科醫師,兼任成大醫院斗六分院院長的其中一日。更早十幾年前,有一次國曆元旦,在某個醫院開刀房,我幾乎花近24小時,把六個胸腔外科手術完成。自己很有成就感,但是家人感受到,被身為一家之主的外科醫師冷落了


 


結語


能成為一位外科專科醫師,是一種擔當,也是一種榮幸。外科擁有的是辛酸、衝擊、與成就。要是重新來過,我仍然會選擇外科當做我的專業。我一貫喜愛這個專業,三十多年來未曾懊悔當外科醫師。要成為現今快樂的外科醫師,必須先肯定自己,選擇自己興趣的次專科,撐住堅苦的嚴格訓練,腳踏實地,並自我要求,在訓練期間決不放棄所有的學習機會,終有一天能「享受」自己的外科生活。

吳明和教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樣天空異樣情




(臺灣醫界雜誌2007:50;3;56-8)吳明和950405

 


接掌成大醫院斗六分院


從『半昏睡』中,逐漸感受到左側身邊躺著人,再過一會,似乎聽到窗型冷氣機外面的麻雀聲,我再次的肯定,自己昨晚睡在成大醫院斗六分院的宿舍。不同的情景,從半昏睡中感受到右側身邊躺著人,再瞬間,猛聽到汽車急速而過的聲音,不用說,昨晚睡在離成大醫院不遠的台南住家。躺在左側或右側的都是同一個人,祇是時空不同。未接斗六分院的過去歲月,我一向每天清晨由熟睡狀態,直接達到絕對清醒,毫無『半昏睡』的階段。目前經常呈現『半昏睡』狀況,我告訴自己,這是一樣天空異樣情,另類的時空錯亂!我也告訴自己,這一切的一切,都是起源於接了斗六分院的艱鉅任務,一人當兩人用。我告訴朋友‚請別在我面前提起『週休二日』,當然,我期望有人稱讚我吳明和很有毅力;每個週六、日都留在雲林,農曆新年死心塌地的固守斗六分院10天。


我非常驚嚇,居然會開車倒退,把自己的車庫鐵門撞壞,這事情就發生在答應接任斗六分院之後。真虧28年前,我的住院醫師曾經稱讚我,開車技術優於計程車司機。但是更讓我驚嚇的是,在斗六分院上任之後,校長居然宣稱,他未曾答應第二筆斗六分院之補助款,甚至第一筆補助款也算是給斗六分院的貸款,我真不相信我的耳朵,祇相信,校長事務太繁忙,會忘掉他自己的白紙黑字。


民國9371日星期四下午6時,應邀在成大醫學院四樓餐廳,參加陳院長有關成大承接國軍斗六醫院的座談會。首先我被問及承接的看法,當場表達,這任務之困難度,理由一:我剛參與評鑑雲林若瑟醫院,深知雲林西有若瑟、東有台大雲林,我已看出拼鬥的火花。成大要在雲林立足,必須投入足夠的能量。台大雲林分院黃世傑院長,在941015日 公立醫院研討會上提到,台大雲林分院有嫁妝又有生活費,成大在吃味。不用說,成大同事一定會叫不公。台大雲林分院黃瑞仁副院長在某個餐會表達,成大醫院斗六分院的一切硬體設施及缺乏補助,對吳院長相當不公。的確,台大雲林的20億政府補助與成大斗六的0元政府補助,絕對是天壤之別。


自從 民國9471日 起,我們全心投入為斗六分院打拚。每月之醫療服務量,逐月穩定成長。有極少部份醫師同仁365天住在斗六,極大多數住在台南,部份醫師一 方面為 博士學位衝刺,另一方面為醫療服務盡心,也不少同仁有將近一半的時間回總院服務。我鼓勵急診同仁,每日急診人數,由原先之3個達到40個,我院長請吃飯。氣管插管之全身麻醉,每月40人次,院長也請吃飯。急診似乎將達成目標,祇差3個。整修加護病房及手術室已完成了初步小心願,在新醫療大樓96年完工前,另外90床之新病房在半年內先完成。以上之種種努力,目的在於希望給大家有發揮長才之醫療服務的舞台。很高興加護病房、手術室951月已經完成整修,困難手術陸續進行,內外科病人已進住加護病房。我與 張家銘 醫師等,所組成的胸腔外科團隊,自加護病房起用後,已陸續完成多例高難度胸腔手術,如:氣管袖式切除手術:肺葉袖式切除加上肺動脈袖式切除手術;咽喉全切除手術、食道全切除手術及重建手術等。


實際上,斗六分院除了校務基金的補助外,卻未有公務員額及公務補助。原以為無公務員額及公務補助,營運可以更加靈活,事實不然,未蒙其利先受其害。身為分院院長的我,對所有同仁的付出銘感於心:有同仁冒著大雨清理水溝、半夜搶修停電問題、在馬達嘈雜聲中及蚊蟲叮咬之下,咬緊牙根工作、在病人冷清之下,仍堅守崗位、電腦使用頻出狀況下,一一克服、護理人員負責清掃病房及除臭工作等,蓽路藍縷之艱辛,我們共同走過,並將問題一一克服而逐漸步上軌道。


雖然新建築尚未完工,但至少必須讓我們撐過一、兩年,這一、兩年最需要的就是所有醫療、護理、行政同仁秉持著『耐心』及『耐性』,以打出的口號『貼心的醫療服務』為標竿,雖然目前病人數不多,但我們仍積極塑造夜間門診、假日門診的環境,只要大家胼手胝足,相信醫療業務終將顯著成長。當然,我們來自成大醫學中心,必須有國立大學醫院的醫療品質並落實我的理念---『貼心的醫療服務,視病如己』為最終依歸。我們共同肩負成大醫院斗六分院『只許成功』的神聖使命,而成功與否之關鍵則繫乎全體專任及支援之醫療、護理、行政人員共同的努力。值得安慰的,建構斗六分院為7-11花園醫院的理想,已經有了起步。身為院長,我提醒年輕的朋友,在走廊上碰到人時,記得主動向人打招呼,不論你是否認識來者,請養成好的斗六分院文化。


 


進成大醫學院及附設醫院


民國76年,有一天,台大醫院 陸坤泰 教授告訴我,成大醫學院創院院長 黃崑巖 教授,正在尋找胸腔外科醫師。黃院長透過 陸 教授介紹,與我約談,當下即刻告知以胸腔外科主任任用,讓我喜出望外。當然他在人才延攬委員會內極力推薦,我才能正式加入成大醫學院行列,並進入醫療顧問團參與醫院成立初期之協助工作。既可在國立醫學院教下一代,又可以在國立醫學中心發揮我的胸腔外科,我曾自問,這是真的發生在我的身上嗎?的確一點不假,也因此,我申請武田獎學金,赴日本國立癌症中心進修,在日本所學讓我的胸腔外科更加精進。進修結束時,由東京飛北京觀摩,當時感受到大陸醫學落後台灣及日本甚多。


民國77年成大醫院開幕前,徐澄清副院長徵詢我,要不要當急診部主任,也因此當急診部主任又兼胸腔外科主任,相當忙碌但有意義。醫院開幕後的前三年,急診部與門診部合為所謂的急門診部,由我一個人負責。事實上,正式的編制只有一個人,也就是一人一部,其他的人員編制,例如:護理人員屬於護理部、批價掛號人員屬於醫療事務部、工友屬於總務部,所以我戲稱為拼裝車。急門診部在醫院是非常重要的一個部門,每當醫院有重要的會議必定需要有人參加,一人一部的急門診部必然出席者當然就只有我,因此每天工作非常忙碌,但是,在忙碌中亦有另一番的樂趣。


成大醫院一開始的編制急門診部,經過三、四年後,我建議把急門診部分開來,至此我就負責急診部,並請門診部主任協助急診業務。之後,陸陸續續有醫師進入急診部,擔 任專科 醫師,並同時進用專任助理,急診部才漸趨成型。除了負責醫院急診的發展,並擔任台南地區緊急救護網推動的工作。在急診部整個發展過程中,有許許多多的同事參與,並相互協助,有專 任主治 醫師且有兼 任主治 醫師,對於他們的協助,我心存感激。


 


最意外的生日禮物


民國851023歷經急診部主任10年,52歲生日那一天得到了一份最大的禮物~榮任中華民國急救加護醫學會理事長,畢竟一個多年的醫學會,由南部的醫師取得理事長並非易事,當然,其主因是成大醫院為國立醫學中心,同時,我也在急診醫學投入了相當大的心力。擔任學會理事長有很多事務需要處理,不過,畢竟這是一項榮譽。在此,我要感謝陸續進入成大醫院急診部的同仁們,要不是他們的支持與努力這份榮譽將不容易得到。當時規劃及推動高級心臟救命術(即ACLS)、高級創傷救命術(ATLS),積極參與推展台灣緊急醫療,這些歷練在我這一生中佔有相當大的份量。當時認識了很多急診重症之前、 後輩 醫師,開擴我的視野,在我的事業及人生觀點上有相當大裨益。


 


重要的呈文


民國79219,我正式簽文希望辭去急門診部主任一職,原因是急門診部的事務成敗,要主任一個人負責,主任下面並無主治醫師,及其他編制人員,每當急診病人要住院或急診流程,不在我的掌握時,工作總覺得力不從心。然而,辭呈被當時的徐澄清院長擋下來,因為在醫師群中,我較老也較好溝通。這一次如果辭掉急門診主任職務,不再負責急門診業務,我就有時間可以專心做研究,升等將更加的順利,亦減少挫折感


 


我在成大醫院的胸腔外科


我希望進到成大醫院最主要的目的仍然是發揮我胸膛外科的專才,所以我不得不盡量挪出時間來看胸腔外科的門診、開胸腔外科的刀,畢竟,胸腔外科是我的最愛。成大醫院開幕後有許多喝鹽酸自殺的病人及肺結核病病人這類疾病我 從住院 醫師時代就很感興趣經常手術到晚上甚至半夜經常急診手術。我的門診,剛開始看診的時候病人很少,經過一、兩週後,以前的老戰友,陸續轉介病人他們一開始並不是介紹他們到成大醫院就診,而是請病人到成大醫院來找我就醫。一天比一天多的胸腔外科手術,我享受著各種手術的樂趣,一個個的病人在我手中解除他們的病痛後,所得到的成就感,令我相當滿足。病患的疑難雜症,大多能解決,當然也有少數無法挽救的病例。我督促自己,國際上最高難度之胸腔外科手術,別人可以做我一定要能做; 包括氣管、食道重建、肺移植。陸續的訓練了一些胸腔外科專科醫師,他們之中有數位順利的取得了專科醫師的資格。


 


升等及研究困擾


在我學生時代以及住院醫師的過程中,並沒有老師告訴我們如何去作研究,當了主治醫師之後也都在從事臨床工作。在臨床以及教學方面,我們能夠做好臨床工作,把病患醫治好、把胸腔外科的學識非常有條理的教導學生、訓練住院醫師但是研究方面,卻是我們這些臨床老師的弱點所以,每次升等對我來說都是很傷腦筋的事,假如沒有擔任急門診主任一職的話,我多麼希望能夠向基礎醫學的老師學習或與他們合作所以民國87年當我要離開成大醫院的時候,我告訴學生不要步我的後塵,要在成大醫院待下去就得多花點時間去向基礎醫學的老師請教,甚至實際去做他們的學生。剛進入成大,面臨的是論文審查。當時之電腦不甚發達,電腦文書軟體也未甚開發,寫作不像目前這麼方便。此後一些期刊論文,隨著電腦文書軟體之成長而成長。


 


為什麼離開成大一年


    由於教授升等兩次遇到搓折,於民國87131我黯然離開成大醫院到屏東市人愛醫院任職院長。在一年中利用我在任中華民國急救加護醫學會理事長的聲勢加上我曾經在高屏地區多年打下的外科基礎着實讓人愛醫院的醫療業績及聲望提升不少但是我對胸腔外科的執著及教學熱忱不減因此當時醫學院王乃三院長希望我回成大我非常感激。於民國8821回成大報到期望落實我的願望胸腔外科及教學。當然,以後的門診主任之職,我向葉純甫院長推辭不成,及斗六分院院長之職,向陳院長推辭不成,我不善於推辭,讓我多承擔很多責任


 


忙中偷閑


網球,一直是我工作之餘的最佳娛樂,剛開始進入成大醫院時,利用光復校區的網球場,每週一次勤練網球,同時並參與比賽得到多面獎牌。後來,宿舍後面的八個網球場興建完成後,則利用晚上及星期天,每週三次與同事切磋球技在這新的網球場上,經常留下我的足跡,這個地方能夠讓我,把白天一切工作上的疲勞及煩惱拋諸腦後86年要離開成大醫院的前半年,被推選為成大教職員網球社社長,承蒙各位球友對我的厚愛,在此表示感謝。週日下午經常與家人、朋友、同事爬大崗山或觀音山神遊山中忘卻一切的煩惱。還有兩次的小琉球之旅,各帶著兩輛遊覽車的同事們,搭船遨遊小琉球的風光。有時候利用週日或假期,開著車子旅遊台南地區各個鄉間及山區,這些都是工作之餘的一些享受,而這些假日的休閒,都讓我留下美好的回憶。


 


典型的多機一體外科醫師


     身為高危險次專科的外科醫師,從年輕開始,電話機就裝設在床頭,晚上電話保證不會響到第二聲。台灣有了呼叫器,又增加身上的配備,左邊腰際院內呼叫器,右邊院外電信局呼叫器。台灣有了手機,我腰際又增加了一具手機,接掌成大醫院斗六分院後因為系統方便性,左右邊各一支手機,名副其實的雙槍俠。好在院外電信局呼叫器已撤消,僅額外配帶院內呼叫器。


 


服務、教職、研究孰重


成大醫學中心到底服務、教學、研究哪一項較為重要?其實三者皆重要,但是,每位醫師所扮演的角色不一定相同。有的服務及教學較專長、有的教學及研究較拿手,但是,無論如何,做人處世、醫療服務皆能做為學生及年輕醫師之表率才是資深醫師必備的條件所以,即使工作疲憊或自己住院動手術成了病人,仍不敢忘卻自己的形象。


 


對成大醫學中心的期望


成大醫學中心一開始醫療服務,即刻展現蓬勃氣勢及領導地位,是南部的醫學重鎮,除了研究、教學外更負起急診、重症之醫療重責,不會因為其他醫院之興起而影響它所扮演的角色。誠摯的祝福成大醫學中心有更輝煌的成就。

吳明和教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